全台首度大規模野生動物蜱蟲與病原體調查成果出爐!

Submitted by helene.luo81 on

以下資訊感謝本會會友廖治榮博士提供。
從山林到離島,從穿山甲到食蛇龜,我們記錄下台灣野生動物身上的寄生蜱蟲與其攜帶的病原體,首次以全國尺度系統性調查蜱媒風險,拼出台灣蜱媒病傳播網的一塊重要拼圖。
本研究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Tick Infestations and Pathogen Detection in Taiwanese Wildlife: Uncovering Public Health Risks” 已於 2025 年發表於 Zoonoses and Public Health,由廖治榮、何宗諭、廖癸閔、杜武俊與林鶯熹共同發表(通訊作者:杜武俊、林鶯熹)。
本研究橫跨台灣本島與離島,針對 27 種野生動物(包含哺乳類、鳥類與爬蟲類)進行野外採集,共計鑑定出 12 種蜱蟲與 6 種蜱媒病原體。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中首次於台灣確認長角血蜱 (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並透過分子鑑定發現一株可能為潛在的新立克次體病原。
部分野生動物寄主也引發關注,例如採自金門的緬甸蟒體表攜帶多種蜱蟲,穿山甲與食蛇龜體表則出現病原體陽性紀錄,顯示非傳統宿主在病原體生態系中潛藏的角色。
研究團隊亦發現部分地區(如新北、宜蘭與彰化)病原體檢出率高達 100%,顯示蜱媒病風險呈現高度區域性。搭配熱圖與親緣分析,這項成果不僅補足台灣蜱蟲分布資料空缺,更為野生動物保育與公共衛生管理提供跨領域整合的基礎。
研究同時呼籲未來應擴大樣區、整合季節性監測,並納入候鳥與小型哺乳類的蜱蟲生態角色,結合公民科學資源,建立臺灣在地的蜱媒病風險預警系統。
文章來源:
Liao J-R, Ho T-Y, Liao K-M, Tu W-C, Lin Y-H. 2025.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Tick Infestations and Pathogen Detection in Taiwanese Wildlife: Uncovering Public Health Risks. Zoonoses and Public Health. https://doi.org/10.1111/zph.13227
 

昆蟲新知補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