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於11月18-19日辦理木蝨系統分類與生物學工作坊

Submitted by helene.luo81 on

木蝨系統分類與生物學工作坊 (2023.11.18-19@興大昆蟲系)
[ Workshop on the Systematics and Biology of Psylloidea ] 

參與對象 => 對昆蟲分類具有熱情及學習意願之學生、研究生、研究助理、博士後、研究人員、防檢疫人員、植物保護相關人員等
工作坊報名費用 => 無
工作坊內容及報名 => https://forms.gle/YQLmarj3P14h4ua46

報名至11月13日截止,課程詳情請參見報名表單。

工作坊內容簡介
        此次工作坊以昆蟲綱半翅目木蝨總科(Psylloidea)的系統分類、生物學及鑑定為主題,邀請國際分類權威提供國內學子的訓練。

木蝨(Jumping plant lice)為體長僅2-5mm的小型昆蟲,以刺吸式口器取食植物韌皮部汁液,並具有很高的寄主專一性,成為探討昆蟲與植物交互作用演化的好題材。全世界約有4,000種木蝨,其中有許多物種為重要農業害蟲,例如會傳播柑橘黃龍病(Citrus Huanglongbing)的柑橘木蝨(Diaphorina citri),為國際著名的柑橘類害蟲;有些物種藉由植物貿易而成為其他國家的入侵種,例如台灣的梨產業就飽受會傳播梨衰弱病(pear decline)的外來種中國梨木蝨(Cacopsylla chinensis)的入侵危害,造成產業損失;木蝨取食後排泄的大量蜜露(honeydew)因富含水分及糖分,容易在植株上造成黴菌滋生進而導致煤煙病(sooty mold);部分木蝨會取食植物本體造成植物嫩葉扭曲或刺激植物形成蟲癭(insect gall)等上述特性,讓木蝨成為林業與農業的重要昆蟲,使得瞭解其分類對於害蟲鑑定、防治與研究更形重要。另一方面,部分木蝨卻成為雜草防治的製劑,此次工作坊也將介紹這些扮演害蟲與益蟲角色的木蝨。木蝨的分類從Linnaeus (1758)描述了第一個木蝨物種(Psylla alni)開始,歐洲的研究相對豐富,歷經不同學者的貢獻,也持續增加亞熱帶與熱帶的物種。然而其高階分類一直有很大的變動,從單一科群提升為總科,也從四亞科、六亞科、到六科、八科、九科甚至十九科,以致近年才相對穩定的七科分類。

台灣的木蝨物種分類研究在中興大學楊仲圖教授及其學生於1980年代的努力建立相當好的基礎。而楊曼妙教授從1990年代自美返台後持續進行,發現多個新種並著力於造癭類群的研究,目前臺灣已記錄有約150 種木蝨,並陸續出版台灣木蝨誌第一、二冊(Yang et al. 2009, 2013),唯最後一冊、佔有半數種類的第三冊,受到上述高階分類變動影響,工作暫緩停滯中。此次邀請到,瑞士的Dr. Daniel Burckhardt來台訪問,其為國際木蝨權威,先後於瑞士日內瓦及巴塞爾博物館工作,也在巴塞爾大學兼任,更經常受邀至世界各研究機構進行訪問研究,協助標本鑑定、演講與舉辦工作坊等;舉辦此次舉辦木蝨系統分類與生物學工作坊,要請Dr. Burckhardt傳授其在木蝨分類演化、生物地理與生物學的相關知識與採集鑑定技術,同時也配合國內專家包括中興大學楊曼妙教授與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博士後研究員廖一璋博士,分別就造癭木蝨與聲音振動學進行分享,課程內容兼備基礎與應用知識及技能。工作坊的課程,除了室內課程講授,還加上野外採集與室內顯微鏡鑑定實作,扎實的課程內容將與參與學員獲得豐富與實質的訓練,培養基礎與應用實力,並與世界系統接軌。

若有相關問題,歡迎來電中興大學昆蟲學系生物系統分類學與癭學研究室
04-22840361#554

工作坊辦理單位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主辦)、台灣昆蟲學會(協辦)

 

台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