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資訊感謝本會會友吳立心老師提供。
本研究 "The wing melanization with 20-hydroxyecdysone modulation in Idea leuconoe clara (Lepidoptera: Nymphalidae)",由朱清麟、陳奕臻、華真、賴慶庭與吳立心刊登於 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 期刊。本文第一作者朱清麟同學於2020年失聯,謹以此文紀念他對昆蟲研究的熱情與貢獻。
清麟致力於研究溫度誘導的蝴蝶翅膀黑化現象及20-羥基蜕皮激素(20E)的調控機制。他以臺灣常見的大白斑蝶為研究對象,發現極端溫度(10°C、35°C、40°C)會誘導翅膀產生黑化現象。本研究假設極端溫度可能觸發不同的激素反應,導致大白斑蝶產生黑化表型。研究結果顯示,在蛹期發育早期(3%和20%),20E濃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加,40°C時達最高濃度,而10°C低溫處理則呈現最低濃度。透過激素注射實驗證實,20E能調控黑化程度而非黑斑分布,顯示翅膀黑化受到複雜的調控機制影響。這項研究首次揭示了大白斑蝶在極端溫度下的表型可塑性機制,對理解昆蟲適應氣候變遷具有重要意義。
清麟在學弟妹與老師眼中是一位性格鮮明的人。他表達直率、眼神真誠,帶著難以忽視的魅力。那份對自然生態與昆蟲的熱愛,使他能長時間待在野外觀察、記錄、採集,勇敢地走進那些鮮有人跡的原始荒野。他熟悉眾多昆蟲的習性,也懂得如何讓牠們在自己的藝術作品裡重生──那些隔著玻璃的蝶與花,在他的視野及技藝下,成為融合生命與美感的結晶。而這樣熱愛自由與生命的他,如今,只是先一步走入屬於自己的森林。謹以此作品獻給他。
文章來源:Chu, C.L., Chen, Y.C., Hua, T., Lai, C.T. & Wu, L.H. (2025) The wing melanization with 20-hydroxyecdysone modulation in Idea leuconoe clara (Lepidoptera: Nymphalidae). 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 25(5), ieaf072.
文章連結:https://doi.org/10.1093/jisesa/ieaf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