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棲位模擬或許能解釋過去智利小植綏蟎族群立足失敗的原因

Submitted by helene.luo81 on

本研究 “Niche modeling may explain the historical population failure of Phytoseiulus persimilis in Taiwan: implications of biocontrol strategies”,由會友廖治榮、何琦琛、丘明智、柯俊成刊登於 Insects 期刊。引入天敵的立足一直是一個在生物防治上很重要的議題,立足的成功與否可能會導致對環境與非目標生物造成的影響。本研究背景是我國在 30 年前,曾經引入多種國外的植綏蟎進行生物防治研究,而此物種智利小植綏蟎 (Phytoseiulus persimilis) 是著名的葉蟎捕食者,有大量的研究與商品。我國曾經進行四次的田間大量釋放,超過上百萬隻的個體被放到田間,包含苗栗大湖、南投松柏坑、台中霧峰與高雄大寮。但這些年來的第一與第二作者的全國調查都沒有發現過其蹤跡,因此本物種被認為立足失敗。

本研究利用機器學習的方式去進行生態棲位模擬,研究假設先前釋放地點的溫度、濕度並不適合該物種生存,至使立足失敗。結果可看出臺灣大部分地區都不適合這個原生於地中海地區的物種生存,也包含四個釋放地點,因此也印證我們的假說是正確的。後續仍有值得研究探討的部分, 我們於本研究單純只考慮溫度與雨量的因子,其他仍有許多因子值得加入探討,例如釋放的方式與數量,該天敵本身的食性 (純肉食),棲息的植物,物種的交互關係,當地的天敵競爭 (或病) 等。

此外本研究生物防治上的一個想法,未來可以依照該物種是否適合該地生存, 來使用不同的釋放策略。例如當進行傳統生物防治 (classical biological control), 則需要找適生性較高的地區釋放,才會達到立足的成效。而當進行延伸性生物防治 (augmentative biological control),選擇適合生存的地區進行釋放就有其必要性。本研究是首次應用機器學習預測外來的生物防治天敵適生區,也是首次應用在天敵蟎類上。希望這個研究能提供未來應用的一個架構,在考慮引入外來天敵前,利用這個方法去探討其立足可能,並評估其對環境與非目標生物的影響。

文章來源:

Liao, J.R., Ho, C.C., Chiu, M.C. & Ko, C.C. (2021) Niche modeling may explain the historical population failure of Phytoseiulus persimilis in Taiwan: implications of biocontrol strategies. Insects, 12, 418.

文章連結: https://doi.org/10.3390/insects12050418

昆蟲新知補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