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醫師助農減藥有成,何時才有正式名份?近百個農會連署催生立法,破千農民響應

Submitted by helene.luo81 on

全文連結:上下游

節錄:

急需明確法源賦予公權力,眾盼立法盡快完成

目前學界已將植物醫師立法連署資料電子發文至立法院,並持續尋求更多農會、農民連署。蕭旭峰強調,連署中的正面反饋,顯示植物醫師制度試行已達到在專區實際協助農民、協助教育農民的成效,《植物醫師法》立法須盡快完成,「台灣農藥誤用、超用情況仍相當普遍,就是未有專業人士協助管理」,唯有《植物醫師法》明訂植物醫師的公權力,才更能落實農藥精確使用。

李宗翰表示,目前任職至今經手近2000則農民委託,皆未遇到農民因為「醫師」稱呼而混淆植物醫師的職責範圍。反而因為尚未立法,頭銜需冠上「儲備」或「實習」,造成農民會質疑植物醫師的專業性。郭尚明也認為,因為仍未有法源依據,可能有非經過學校正規訓練的人士自稱植物醫師,明確立法才能讓植物醫師有國家認證,確實保障農民的權益。

敬請參與「植物醫師」名稱連署,表達對於植物醫師法及使用植物醫師名稱的支持,並請協助廣傳。

Submitted by helene.luo81 on

1.「植物醫師法」草案於111/11/24進入立法院初審通過,有鑒於草案之初,因諸多意見之故,曾被冠以數個不同名稱於此專門職業法草案之上,其中多數稱謂語意含混不清,容易造成社會大眾之困擾,故建請維持「植物醫師」此一專業用語。
2.有鑑於目前施行的儲備植物醫師制度對基層農會及農民助益極大,有效協助農民在防範疫病蟲害、土壤肥料與栽培管理上獲得專業諮詢服務,對於高品質農產品生產及農民收益有顯著提昇效應。
3.目前國內植物醫學相關科系的人才養成已行之多年,包括大學部植物醫學科系及研究所植物醫學學位學程的設立,皆以「植物醫學」為其專門用詞,我們除了必須肯定這些系所長期在這個專業領域上的耕耘及培養人才之外,也期待社會各界能給予植物醫師專業一個支持及認同,也同時給我們的食安環境一個從頭開始的機會。
★連署發起單位:臺灣大學、中興大學、嘉義大學、屏科大四校植醫系、學程、植物教學醫院及植醫中心

恭賀林立會友 榮獲111年度中華民國農學團體聯合年會「優秀農業基層人員獎」殊榮

Submitted by helene.luo81 on

恭賀 會友 林立 助理研究員(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經由本會推薦,榮獲111年度中華民國農學團體聯合年會「優秀農業基層人員獎」殊榮

林立會友具體事蹟:

1. 研究以原生花草及綠籬營造農田生態系統服務技術,建立田間有益天敵生存環境,有效提升害蟲調節服務功能 20%並增加生態豐度,應用於宜花農田超過 100 公頃。

2. 為解決宜蘭青蔥甜菜夜蛾問題進行全面研究,從種苗冷藏、燈光誘集、藥劑篩選、環境降溫等技術協助農民進行 IPM 防治技術,同時推動性費洛蒙共同防治 100 公頃以上,降低夜蛾危害。

3. 於國內外場合宣導有機生態農業永續理念,使國際了解台灣有機農業發展;推動宜蘭花蓮地區有機農業面積超過全國 1/4,曾獲有機產業促進協會傑出成就獎。

4. 辦理花蓮區農改場申請加入「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國際組織,為台灣第一個成為會員的政府單位,促成台灣有機生態農業於國際交流。

5. 發表學術論文 8 篇,推廣文章 24 篇。

Rickettsia felis is an emerging human pathogen associated with cat fleas: A review of findings in Taiwan

Submitted by helene.luo81 on

本會會友蔡坤憲教授及吳文哲教授共同發表文章刊登於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回溯十年來台灣研究貓蚤和立克次體感染的研究報告和近期新發現,內容涵蓋病原體貓立克次體 (Rickettsia felis)、病媒跳蚤、宿主犬貓伴侶動物、野生動物和人類感染個案。

此期刊為重點期刊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IF=10.273. Category: (1) Immunology: Q1; (2) Infectious Diseases: Q1; (3) Microbiology: Q1.

文章連結:https://doi.org/10.1016/j.jmii.2022.12.006

 

本會第22屆常務理監事及理事長改選結果

Submitted by helene.luo81 on

本會第22屆理監事改選已於第43屆年會期間完成,並於11月21日召開第22屆第一次理監事聯席會議,會中順利選出第22屆常務理事、常務監事及理事長。

第22屆理事長由蕭旭峰教授連任,常務監事由李後鋒教授續任、常務理事分別為:石憲宗(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組組長)、楊恩誠(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楊曼妙(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葉文斌(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及蕭旭峰(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

本屆理、監事名單如下(依姓氏筆畫排序):

理事:乃育昕(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助理教授)、白桂芳(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兼分場長)、石憲宗(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組組長兼研究員)、吳明城(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副教授)、李慧音(中西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明瑩(國立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副教授兼農學院農業推廣中心主任)、徐堉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許如君(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陳美娥(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副教授)、黃榮南(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楊恩誠(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楊曼妙(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葉文斌(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鄭明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副研究員兼組主任)、蕭旭峰(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

熱帶火蟻在覓食過程中的路徑學習與記憶 (膜翅目:蟻科)

Submitted by helene.luo81 on

以下內容感謝會友賴麗娟老師提供:

螞蟻出外覓食如何定位食物與蟻巢間的位置?螞蟻是否能透過學習產生記憶?本會台灣昆蟲期刊第42卷最新文章,由賴麗娟與趙子嫣針對熱帶火蟻 (Solenopsis geminata) 的覓食行為設計四種試驗,探討螞蟻的路徑學習與記憶,以瞭解其定位依據。首先試驗顯示螞蟻先天並沒有偏好左轉或右轉,經過一週的右轉覓食訓練後,發現多數螞蟻能使用右轉記憶。此研究結果指出,在熱帶火蟻的覓食活動中,轉向記憶可能被用來作為定位的依據。因此,推測覓食工蟻同時使用足跡費洛蒙與路徑記憶時,將有助於提升整個蟻巢的覓食效率。

(左圖為熱帶火蟻蟻巢外觀,右圖為本研究的試驗裝置)

文章來源:

賴麗娟*、趙子嫣。2022。熱帶火蟻在覓食過程中的路徑學習與記憶 (膜翅目:蟻科)。台灣昆蟲。42 1 :40-48,DOI: 10.6662/TESFE.202202_42(1).004

文章連結:

台灣昆蟲學會第43屆年會 獲獎名單

Submitted by helene.luo81 on

台灣昆蟲學會第43屆年會已於10月22-23日圓滿落幕!

2022年朱耀沂台灣昆蟲論文獎,獲獎者為吳士緯、傅建明、左漢榮、施禮正、張維君、林旭宏的「臺灣產中高海拔大蛾註解式名錄 (鱗翅目:大異角類)An Annotated Checklist of Macro Moths in Mid- to High-Mountain Ranges of Taiwan (Lepidoptera: Macroheterocera)」,頒發獎狀及獎金1萬元!

年會學生論文宣讀暨壁報展示競賽的得獎名單如下,恭喜下列同學!

【論文宣讀 生物多樣性、族群與群聚生態學組】

優勝
林玟俊-台灣土白蟻的巢群取食範圍和繁殖結構

佳作
王釋玄-莖癭喜楠癭蚋Daphnephila truncicola (雙翅目:癭蚋科) 的蟲癭大小是否受寄生性天敵之影響?

 

【論文宣讀 系統分類、族群遺傳、演化組 】

優勝
黃千育-A taxonomic study of Dacini fruit flies (Diptera: Tephritidae) of Taiwan

台灣昆蟲學會第43屆年會 活動照片集 歡迎自行下載

Submitted by helene.luo81 on

台灣昆蟲學會第43屆年會已於上週末10月22、23日順利結束,感謝從各地前來熱情參與的朋友們!特別感謝國立中山大學理學院協辦,以及理學院吳明忠院長、江友中副院長蒞臨開幕式致詞;也感謝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的協辦與各贊助廠商的支持。

本次年會涵蓋5場專題演講,2場工作坊、與學生對談、企業分享,投稿共計有76篇論文宣讀和41篇海報展示。年會很榮幸邀請到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森林研究整備機構森林総合研究所的Dr. Eiriki Sunamura 砂村 栄力博士與瑞士洛桑大學的Dr. Cleo Bertelsmeier透過視訊線上演講,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楊曼妙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曾書萍助理教授帶來現場演講,分別從不同入侵生物特性、分類、遺傳、入侵來源與入侵後的適應、防治策略等不同面向切入,提供與會者對於入侵生物有更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