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報名網站正式上線,紀念品搶先看
第42屆昆蟲年會有專屬紀念品唷!凡報名昆蟲年會,即贈送實用耐看的多功能採集收納袋和年會紀念口罩組。
這次我們搶先釋出年會限定的「多功能採集收納袋」實拍照,是不是很美呢?
遠離非洲:刺桐釉小蜂(膜翅目:小蜂總科:釉小蜂科)的起源
本會台灣昆蟲期刊第 41卷第一期最新一篇文章,由林聖豐、董景生、楊曼妙等人發表。
以下資訊感謝會友楊曼妙老師提供:
刺桐(Erythrina spp.)普遍分布於熱帶亞洲、非洲與太平洋諸島的珊瑚礁海岸,春天的滿樹紅花成為濱海人們的共同記憶與物候年曆指標,因為植株強健且病蟲害少的特性,許多國家(包括台灣)普遍種植為行道樹或引進為園藝樹種。然而千禧年間,造癭的刺桐釉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開始入侵多國,包括台灣原生的刺桐都慘遭嚴重危害,且其迅速擴散至整個印太平洋區,近期甚至入侵美洲的其他種在地刺桐。咸認起源於非洲,但迄今多為間接推測或片段證據。本研究以模里西斯、坦尚尼亞、新加坡、台灣、泰國、印度、印尼、菲律賓、中國、日本、關島及夏威夷之刺桐釉小蜂與其他四種來自肯亞和南非的同屬釉小蜂 (Quadrastichus spp.) 標本,藉由分子證據追溯其起源地為非洲。目前除非洲族群外,其他區域族群多屬單一基因型,反映此害蟲在瓶頸效應後,隨著新的寄主植物,快速入侵擴散。本論文驗證刺桐釉小蜂起源的假說並可提供評估類似生態特性之植食性害蟲起源之參考。
圖:具有雌(上)雄(下)異型的刺桐釉小蜂成蟲
文章來源:
【會議資訊】Insect Olfaction and Taste in 24 Hours Around the Globe
以下資訊感謝會友趙裕展老師提供:
Toxicity of Terahertz-Based Functional Mineral Water (Plant-Derived) to Immature Stages of Mosquito Vectors
以下資訊感謝會友黃榮南老師提供:
功能性太赫茲和相關產品在亞洲國家中已是相當受歡迎的保健飲品,近期也常使用於害蟲防治以增進農業生產量。黃榮南教授團隊研究含植物性礦物的太赫茲水對病媒蚊存活率的影響,結果顯示其對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 Linnaeus)、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 Skuse)和熱帶家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 Say)的三齡幼蟲和蛹都具有毒性,且此毒性呈現濃度依存關係。其中白線斑蚊和熱帶家蚊對太赫茲水敏感性較埃及斑蚊高。此外,針對不同蚊種,太赫茲水還能抑制蚊卵孵化、降低蚊蛹羽化的機率。相較於化學殺蚊劑來說,太赫茲水的半數致死濃度雖然較高(LC50 > 100ppm),但其中僅含常見礦物質、對人體無害,且24小時後會逐漸自然降解,有潛力開發成為環境友善的生物殺蟲劑。然而,實驗結果也顯示太赫茲水對橈腳類(copepod)也具有毒性,施用時應盡量避免和以橈腳類為天敵的防治策略混合使用。
利用新PCR 引子檢測小綠葉蟬 (Empoasca spp.) 攜帶花生簇葉病菌質體
本會台灣昆蟲期刊第 41卷第一期新文章,由陳覽繽、蔡正隆、蔡孟旅、陳昇寬、陳美娥等人發表。
以下資訊感謝會友陳美娥老師提供:
台灣落花生受花生簇葉病菌質體感染後會引發花生簇葉病 (peanut witches’ broom disease),造成經濟損失。目前已知南斑葉蟬 (Orosius orientalis) 為傳播花生簇葉病的媒介昆蟲,然近年於台中及雲林的落花生田,發現小綠葉蟬 (Empoasca spp.) 的個體數量不亞於南斑葉蟬,且在未觀察到南斑葉蟬的落花生田亦發生簇葉病。因此除了南斑葉蟬之外,小綠葉蟬是否也攜帶菌質體而傳播簇葉病?本研究利用聚合酶連鎖反應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證實小綠葉蟬體內帶有花生簇葉病菌質體DNA,是否能藉以傳播則有待進一步檢測,此成果可作為花生簇葉病菌質體病害防治中防除媒介昆蟲之基礎資訊。同時,本研究研發之f3/r3引子對可應用於防治花生簇葉病菌質體媒介昆蟲之檢測工具。
台灣昆蟲人在世界2021七月份演講
主題:我適不適合唸博士班?
主講人:蔡祥瑜 (PhD student, Department of Ecology & Evolu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USA)
時間:
2021/07/24, 21:00-22:00 (台灣時間)
2021/07/24, 09:00-10:00 (美東時間)
2021/07/24, 14:00-15:00 (英國時間)
內容:分享從台灣到美國求學過程(生態演化相關領域)以及芝加哥生活經驗,歡迎有意出國留學的同學參與。
【投稿台灣昆蟲期刊 EndNote格式下載】
為便利投稿本刊之文獻格式一致化,本會出版組編製了《台灣昆蟲》期刊的Endnote Output Style,提供有需要的會友們參考使用。
下載處 請參見附圖:《台灣昆蟲》期刊網站首頁 左下方〈投稿資訊〉欄
敬悼中興大學昆蟲學系退休教授劉玉章老師辭世
《轉載自中興昆蟲系友會》
今日頃接一個令人難過不捨的消息,我們敬愛的劉玉章老師已於7月2日安詳離逝,家人於昨日已送老師最後一程,老師家人因疫情的關係,不敢擾煩大家,家人們託我們謝謝昆蟲系這個大家庭對老師的照顧與關愛。
--
台灣昆蟲學會理事長暨全體理監事敬表哀悼,也感謝劉老師對台灣昆蟲研究的貢獻,春風化雨、提拔後進不遺餘力。
東方果實蠅對於甲基丁香油的嗅覺反應性研究現況
本會台灣昆蟲期刊第41卷最新文章,由莊依奇、吳紀瑄、許如君等人發表。
以下資訊感謝會友許如君老師提供:
嗅覺基因是昆蟲很重要對外反應的基因,針對它的瞭解可以對害蟲的防治有更好的著力點。東方果實蠅是國內很重要的果樹害蟲也是外銷果實到國外的主要限制因子,甲基丁香油是東方果實蠅雄蟲的強力誘引劑,近年來一直有甲基丁香油誘殺野外東方果實蠅效力降低的疑慮,因此針對甲基丁香油和嗅覺基因間的瞭解,可幫助我們釐清兩者的關係並提供我們更好的防治策略的擬定。
文章來源:莊依奇、吳紀瑄、許如君*。2021。東方果實蠅對於甲基丁香油的嗅覺反應性研究現況。台灣昆蟲Formosan Entomol. 41: 1-9 (2021), DOI:10.6662/TESFE.202102_41(1).001